16.JPG
  揮別了高度3952,視線轉向了二公里外的北峰,循著山脈的陵線望去,大半的山凹仍沈默在主峰的陰影底下,鮮綠與暗影的交界處,這時顯得格外清楚。

  風,依然呼嘯。

  小心翼翼的攀下主峰,這時太陽已經快要升到正中央的位置,天空以它為中心,向四面八方灑下湛藍。一時間失去了距離感,彷彿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對面的山脈。抬頭望望北峰,三角形的峰脊在藍色的天空中凸起,要到達那裡,還要經過主峰下比好漢波還要崎嶇的碎石大斜坡,夾在東峰與碎石區的中間地帶,是大片的森林、凹谷、無人觸及的荒野。

  來到風口,往長達數百公尺、落差極大的碎石大斜坡望去,已有幾個友隊成員正要越過大斜坡,一旁,是矗立在山頭的指示牌,靜靜的,不知引領了多少酷愛自然的樂山人。緩緩的走下大斜坡,由於坡度相當陡,加上佈滿碎石、礫岩,所以只能慢慢的拉著鐵鍊一步一步的往下,這個區域由於地形惡劣,幾乎看不到任何生物的蹤影,偶而,只有幾隻岩鷯會在岩石上跳來跳去。

玉山13.JPG

  走下碎石坡,指示牌的地方就是玉山群峰步道與八通關古道路線的交會處,周遭,就是大片的玉山杜鵑林了,可惜現在不是花季,無法欣賞到滿山杜鵑簇擁的景象。玉山杜鵑是玉山山脈常見的高山植物之一,分佈於台灣高海拔3100公尺以上的山區,通常生於森林界線或以上的岩隙地帶,是高山矮盤冠叢最重要的組成樹種。玉山杜鵑每年五至六月為盛開季節,屆時可見滿山遍野的嫣紅淡紫,還有紅、淡紅、淡黃及粉白等多種顏色,高山花海,非常迷人。

  繼續沿著陵線前進,這時進入北峰的山坡之後,景觀就變得不同了,到處是茂盛的玉山圓柏、鐵杉、玉山杜鵑。一般來說,由於氣候因素,加上岩石裸露、風化劇烈,超過3600公尺的地帶是無法形成森林的,但是由於北峰周圍坡度較緩,土壤化育良好,因此許多植物得以在這裡生長。除了圓柏、鐵杉林、玉山杜鵑之外,春夏之際,還可見阿里山龍膽、玉山薄雪草、高山沙參、玉山佛甲草等等草本植物,春夏兩個季節,可以說是玉山最生氣勃勃的時候了。雖然這些植物只能在短暫的季節中綻放,但通常高山植物都是多年生,它們在一年之中不斷涵養、生長,準備在適當的時候點綴玉山。

  走在往北峰的小徑上,有許多之前旅人遺留下來的登山布條,岩石上,也處處可見由菌類與藻類組成的地衣,雖然地衣屬於低等植物,外觀又醜陋、斑駁,但它們可以說是高山植物的先鋒。依附在岩石上的地衣,不但耐寒、不怕紫外線的照射,還能將假根伸入岩縫中,久而久之讓岩縫產生更大裂縫,許多腐植土、物得以沈積,漸漸的讓許多高山植物有了生長的空間,說它們是高山生命的小尖兵,一點也不為過。

  玉山北峰屬於「單面山山峰」,所謂單面山山峰是指山峰的一面為平緩坡,而另外一面是陡峭的懸崖,兩側的分野極為明顯,視覺景觀也有相當大的差異性,玉山山脈中的南玉山、向陽山及北峰都是屬於單面山山峰。也由於如此,北峰與主峰之間,才會有如此豐富、蓬勃的植物帶。

  穿過低矮的玉山圓柏樹林與緩坡,漸漸可以清楚的看見位於北峰山頂的氣象觀測站了,還有,那閃閃發亮藍色的的太陽能接收器。北峰的玉山氣象觀測站,海拔3850公尺,是東北亞最高的建築物。在這裡測得的玉山年均溫,是攝氏3.8度。

玉山14.JPG

  玉山氣象觀測所建於1943年,是日本人為了太平洋戰爭觀測高空氣象所建,另一目的為與阿里山、台南氣象站呈一直線做剖面氣象分析之用,成立六十多年來,提供許多研究環保生態及寒帶林相相關氣候資料,對台灣野生動植物之保育與復育助益良多;玉山氣象站是東北亞最高之氣象站,屬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二十四個氣象站之一,為一四等氣象測報機構,也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氣象觀測站之一。

  根據氣象站的技士謝新添表示,氣象站的主要任務是將所取得的即時觀測資料,藉無線電傳至阿里山氣象站再透過中華電信之數據專線,傳回氣象局資料庫作為氣候資料之整理與統計,再傳送至氣象局預報中心,以供天氣分析及預報作業之參考。

  戴著墨鏡、在氣象站已經堅守崗位二十幾年的謝新添說,在氣象站工作其實是一項相當艱鉅的工作,不但補給困難,幾乎所有的物資都要依賴人力從塔塔加鞍部搬運上山,也要能忍受玉山惡劣的氣候,尤其是冰封時期,除了抵抗惡寒之外,還要隨時去除被霧淞或冰雪覆蓋觀測天線,以利觀測工作順利進行。

玉山15.JPG

  他說,在北峰所有物資都要節約使用,尤其是水。謝新添表示,在這裡常常一星期才洗一次澡,到了冬天枯水期,有時一個月才洗一次,他說有一次玉山很久沒下雪,氣象站的儲水一度只剩下六十公升,只好請同仁從北峰走到塔塔加,再背著二十公升的水上山,山上沒水的日子,可是非常難過的。

  雖然工作不輕鬆,但是卻也讓謝新添得以記錄下玉山四季、寒暑許多珍貴的畫面與影像。

  輕撫著愛犬「小雄」,謝新添拿出他的作品集「高度3850」與我們分享,一翻開這本書,馬上被裡面的照片所吸引,雪景、夕照、滿山的杜鵑花景,以及綠色、藍色、白色、紅色的玉山,如果沒親眼目睹,可能完全無法想像,原來,玉山這麼美!透過謝新添的鏡頭,玉山的每完全呈現,也讓人深深感動。在他的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也是一種紀念與記錄吧!

  白色的建築物,在藍天下顯得格外顯眼,看著氣象站的門牌號碼,寫著:「玉山北峰1號」,是獨特、也是唯一。踏上氣象站前的平台,可以遠眺主峰,這個角度,也是許多愛好攝影者最常選用的角度,碎石大斜坡上的的登山路徑,清晰可見。北峰視野相當好,謝新添說,如果天氣晴朗,用肉眼就可看到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四根巨型煙囪、澎湖馬公的萬家燈火,連東海岸的夜景都一清二楚!

  想東西方望去,雖然無法看見極度的視野,但是翻滾的雲海及藍天,也是相當值得的。

17.JPG

  下午三點,告別了氣象站,走下北峰,屬於玉山的高山歲月,在落日之後,就要告一段落了,不過矗立在身後的玉山,仍不斷的孕育屬於台灣最自然的生命力。(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范小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