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旅行一向是台灣熱門、受歡迎的旅遊方式之一,尤其是鐵路支線,有著濃厚的歷史、人文與地方色彩,加上淡淡的懷古思情,更是鐵道迷的最愛。支線上的許多歷史建築、車站、古蹟、人文景觀等等,也都是台灣相當重要文化的文化資產。
來到位於集集支線上的集集火車站,是在1919年日本政府為了興建日月潭發電場運送材料,因此興建了由二水通往水里鄉車埕的鐵路支線,於1922年(大正11年)一月十五日通車。集集站位於集集線鐵路的中心點,日治時期屬台中州新高郡,為地方行政中心,到了1933年(昭和八年),總督府將原車站拆除加以改建,採用純檜木建材,造極為古樸純厚,至今已有八十年之歷史,是台灣目前僅存之少數古老火車站之一,現在成為南投縣內熱門的觀光旅遊、攝影、拍照的地點。
集集支線未建以前,集集鎮所有的對外交通主要靠輕便車及挑夫運輸,運輸量少且不便,集集支線鐵路興建後,集集鎮對外交通大為改善,同時也帶動沿線鄉村之興起及經濟之繁榮。不但如此,集集支線對於台灣產業發展也相當具有重要性,雖然集集支線初期以載運工程材料為主,陸續也搭載沿線的旅客、水果、貨品和木材,尤其是1930年代台灣外銷發達,中寮、水里、社寮、秀峰等地區所產的香蕉大量藉由鐵路運輸輸送到台中再出口至日本,也奠定了集集在當時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地位。
雖然如此,集集火車站也曾經面臨兩次危機,第一次是在1986年,台灣鐵路局以集集支線嚴重虧損為由,有意停駛並拆除集集線,所幸也方民眾與鐵道專家極力反對而免遭拆除的命運,到了1994年由前集集鎮長林明溱開始致力於發展集集鎮的觀光事業,加強車站綠化美化,並向國防部爭取到報廢戰車陳列於火車站前供民眾參觀,加上逐漸興起的鐵道旅遊,使得集集火車站逐漸恢復生機,也讓集集車站安然度過第一次危機。
第二次則是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時,集集火車站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危機,超過七級強震使得集集火車站瞬間變成斷垣殘壁,後來在集集鎮民與相關單位的努力下,從民間散發出來的旺盛的生命力,使得集集火車站再度重生,重建過程中為了分毫不差的重現集集車站的風貌,還專程從日本引進一套先進的電腦模擬技術,將每一根樑柱、每一處銜接點,都以最原始的建築手法完成,也讓集集車站恢復的原貌。
集集小鎮的純樸風光、集集車站的古樸懷舊,都讓人回味無窮,遊客可以規劃一趟極具深度的鐵道之旅,結合集集鎮的自行車、綠色隧道,以及水里的小吃、車埕的懷舊行程等等,隨著車箱的緩緩前進,也欣賞、品味台灣的在地風光。
范小哥 記於白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