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探索 ∣ 南投信義。人倫林道秘境探險
林道探險,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台灣因為地形與氣候的因素,造就了全世界獨一無二、適合林木生長的環境,運郁出許多珍貴的林木,包括針葉林的檜木、杉木等,還有珍貴的闊葉林、殼斗科、蕨類植物等等,林相多元而豐富。
而台灣林業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清朝末年,一直到日治時期才真正有大規模開採,光復早期的台灣,靠著日治時期的林業建設基礎,進一步的規劃整理森林,並加以擴充和經營,另外又增建林道與森林鐵道,使這些途徑在中央山脈形成網狀系統,使得開採森林更為便利。
自從1991年政府以行政命令宣布禁伐天然林,大規模的伐木才正式進入尾聲,許多林道保留也堪稱完善,而這些林道也成為百岳登山、山林旅行絕佳選擇!
為了盤點這些資源,林務局進行了林道探勘,與丹大布農生態旅遊協會合作針對信義鄉境內的林道設計生態旅遊路線,讓遊客親身體驗台灣林道的自然之美、也見證台灣林業的發展史!
綜觀全世界,台灣的山勢相當可觀了,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上,超過45%都是高山地形,幾乎從南到北高山綿延無盡,落差大、地形地貌變化多端,還有包括熱、亞熱、溫、寒帶四種氣候型態,也孕育出生態、人文、自然等深度的玩法。
而台灣山林中最精彩的地方,當屬南投了!尤其林道探險更是精采絕倫!
◎探勘路線:
1、人倫林道:西巒大山第二登山口→西巒大山第一登山口
2、人倫林道主線:19k→20.2k終點
人倫林道0K起點在台21線新中橫公路80.8K處,全長有70公里,經歷921地震及多次颱風的摧毀,目前只能通到20.k處,是一條生態豐富的林道。
路線一、西巒大山第二登山口→西巒大山第一登山口
信義鄉西巒大山標高3042公尺,名列台灣百岳之一,登山口在林務局人倫工作分站附近,需借道「人倫林道」行車18公里,再徒步往返8至12小時。這次探勘路線西巒支線終點的崩塌點,沿著之字型路線來到第二登山口,再步行至第一登山口,沿途林相豐富、是一條熱門的登山路線!
0321,am09:00 人和國小集合、路線解說
由丹大布農協會理事長、部落導覽人員與工作人員進行路線解說與相關安全事項。隨後搭乘部落四輪傳動接駁車前往西巒支線終點。
0321,am09:28 抵達第一解說站:望夫樹
這棵木荷約有80年的樹齡,早期布農族人居住在高山地帶,日治時期才遷居五大社群,布農後代仍會定期返回舊居,返途順道獵取獵物返家,而許多部落的婦女會在這棵木荷等待男人返家,因此稱為「望夫樹」;此外這裡也是獵人清槍的地點。
入山的祈福儀式,祈求平安、豐收!
入山儀式對於布農族來說相當重要,不僅是祈福,更是恪守祖先的禁忌,同時表達對於山林的尊敬,這是布農族人一種謙遜態度的體現!
0321,am11:00 搭乘四輪傳動車入山前往登山口
因為林道路況顛簸,自用車不建議上山,可以聯繫丹大布農協會安排上山。
0321,am11:06 由專業林道專家佳欣老師進行路線解說與林道特色
從第二登山口到第一登山口因為布屬於林班地範圍,因此保留完整的原始林地,動植物生態豐富,包括水鹿、山羌、飛鼠、台灣野兔、藍腹鷴,以及水晶蘭、各種殼斗科植物與蕨類,是一座生態寶庫!
植物資源
芒萁
各種蕨類
稀子蕨
稀子蕨屬碗蕨科稀子蕨屬,喜歡生長在中海拔地區林下遮蔭且富含腐植質的地方,全世界只有在喜馬拉雅山東部及台灣可以看到它的蕨影,可說是難得一見的蕨類,就算在台灣,也只能在海拔1000至2000公尺山 區見到它的蹤跡,蕨類植物與其他植物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們是以孢子來繁殖,這是蕨類植物的有性繁殖,不過有些蕨類除此之外還會利用不定芽來行無性繁殖,我們稱它們為「會走路的蕨」,因為它們的不定芽落地後會長成新的植株,新植株長大後再生不定芽,繼續擴張地盤,就好像在走路一樣,稀子蕨就是這類植物中的一種。
水晶蘭
水晶蘭偏好生長在1500~3300公尺的中高海拔潮濕的環境中,春到夏的水晶蘭花期,在紅檜及冷杉林下、或是陽光不直接照射的潮濕箭竹坡邊都有機會發現她的蹤影。
水晶蘭不是蘭花,是一種腐生性植物,全株沒有葉綠素,無法行光合作用,而是利用真菌分解林木落葉下的腐植質吸取養分;這與寄生植物不同,寄生植物吸取的是寄主植物的養分。
水晶蘭為鹿蹄草科,植株高大約7~20公分(通常不會看到這麼高,因為植株的大部份隱藏在腐葉中),雖然整株不見綠色,但她是有葉片的,貼在花莖旁,退化成卵形麟片狀的薄膜就是她的葉片,互生或螺旋狀排列。
花呈鐘形微下垂單一頂生,花萼2-5片,花瓣3-5片離生,基部成囊狀;雄蕊10枚左右,花藥橫裂,子房卵形;花柱短,柱頭肥大,圓卵形。漿果稍下垂,內具多數種子。
野生菇蕈,森林的分解者
這段原始林道非常適合健行,沿途欣賞自然生態之美,步道維持良好,可以說是一條中級路線!
這條路線綠樹蔥蔥,空氣顯得格外清爽,走在森林步道裡有五色鳥、畫眉與各種鳥類啼鵑相伴,天然的芬多精讓精神為之一爽,背著背包、手拿相機,走起來特別心曠神怡!
林道有幾處因為落差較大,還需要借助繩索通行!
第二解說點:杏葉石礫
殼斗科植物,常綠闊葉木。杏葉石礫又稱苦扁桃葉石櫟,分布中國大陸及台灣2000公尺以下中低海拔森林,堅果幾乎完全被總苞片所包覆,是野生動物的重要食物,也是中高海拔具有代表性的殼斗科植物。
這棵杏葉石礫樹齡不可考,可能有50年以上的樹齡,不僅是登山路線上的地標,也是布農獵人重要的儲物空間。杏葉石礫樹根處經常會有樹洞,提供布農獵人存放物品或是獵物,也可以當作臨時的休息處所。
0321,am11:23 抵達第一登山口
第一登山口標高1650,攀爬西巒大山的登山客會從管制站來到第一登山口,開始攀登西巒大山!西巒大山難度屬於A級路線,難度高,適合專業級的登山客!
路線二:人倫林道主線:19k→20.2k終點
相較路線一,人倫林道的路線相對輕鬆許多,沿途可以欣賞山巒景致、林班地,還可以看見許多野生動物的軌跡。
0321,pm02:02 抵達人倫林道19k
植物資源
蕨類
蕈菇
台灣天南星
密花苧麻
伏地卷柏
月桃花苞
一葉蘭
台灣可以說是蘭花王國,所產的蘭花種類近三百五十種,種類相當繁多,但有許多珍貴蘭花因採集過量而幾乎絕跡,台灣一葉蘭就是其中之一。
一葉蘭是一種高山原生蘭,俗稱台灣慈姑蘭、山慈姑,主要生長在海拔一千五百至二千五百公尺的山區中,台灣一葉蘭於一九○九年在阿里山山區為日本人發現,也首次躍上國際舞台。
一葉蘭為台灣特有蘭科植物,落葉多年生草本,花朵盛開期在三月底至五月初,花色有紅色、粉紅色及淡紫色,甚少為白色。花被六枚,外輪三片為萼片,內輪三枚才是真正的花瓣,其中間一枚朝下者為唇瓣。
由於一葉蘭栽培不易,又遭大量盜採,要提醒遊客,如見野生一葉蘭,也請不要隨手摘取,將一葉蘭留給大地,讓它們得以生生不息。
◎ 動物軌跡
這條路線上野生動物相當多樣化,包括台灣水鹿、山羌、台灣野兔、獼猴、熊鷹等等,處處可見他們的身影,林道上隨時都可以看見排遺或是足跡。
台灣水鹿足跡
山羌足跡
0321,pm02:23 抵達人倫林道19.5k 解說點:台灣檜木三姐妹
台灣紅檜是台灣特有的植物,可惜日治時期大量砍伐輸往日本,只留下樹形不佳的檜木;後期山老鼠猖獗可見盜伐遺跡,見證了台灣林業的滄桑歷史!
山老鼠水持電鋸盜伐,可見圖中缺角,即是遭到盜伐,這棵紅檜仍存活,是人倫林道檜木三姐妹之一!
’
0321,pm02:35 抵達人倫林道19.7k 解說點:水濂洞
人倫林道有些路段水源豐富,自然山泉湧現後會形成苔蘚植物聚生的地方,山泉水流下形成如水濂洞的景像。
0321,pm02:47 抵達人倫林道20.2k 解說點:林道終點
人倫林道終點指標20.2k,此處已經自然坍塌,無法前進。這裡視野遼闊、遠處原始林可以看見獼猴族群,以及熊鷹出沒的,生態相當豐富!值得一提的是,這片山林可見檜木佇立其中,這些檜木都是當時沒有遭到砍伐留存下來的,相當彌足珍貴。
0321,pm03:20 抵達人倫苗圃
林管處設有人倫、田中、日月潭、霧社、東光、魚池等六個苗圃,每年依造林需求編列樹種、數量,而人倫苗圃主要培育珍貴樹種,包括紅檜、扁柏、雲杉已級殼斗科植物等高海拔造林苗木,是六大苗圃中相當重要的育苗場地。
來到苗圃可見育苗的平台、工寮,以及廢棄的工寮等設施,根據丹大布農協會的美惠大哥表示,大約三~四十年前,林務局大量實施造林作業,僱用許多部落居民協助造林,包括布農、排灣、阿美族等族人都前來協助造林,同時賺取學費,許多族人日夜相處、產生了感情,很多青年因此結成連理,也留下許多愛情故事。
當場,這幾位丹大協會的理事長、部落大哥與大姊當場就唱起愛情山歌,十分陶醉,這也見證了一段台灣林業的特殊記憶。
輕唱原住民山歌
疏伐
每年林務局都會定期疏伐,砍下來的林木會公開標售。疏伐過後的林地再重新種植林木,目前人倫林道種植的樹種以台灣杉、柳杉、杉木為主。此外,疏伐區域都會有間隔與規律性,都是縱向一列為一個區域進行,一方方便處理、二來也可以當成防火線防止森林火災。
隨著季節四時的變化,春山澹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接受山的壯闊、感受山的氣息、學習山的智慧,畢竟,高山上的氣候、水文、地形、動物、植物等等,都是大自然演化下的產物,更是生態的瑰寶,這些,都蘊含了生命的精彩與內涵。
走一趟林道探險,會發現台灣自然生態不同的細節!
詳情請洽丹大布農生態旅遊協會:https://www.facebook.com/danda.ecotourism/
范小哥。2020春分
留言列表